
8月19日,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举行“乌兹别克民间实用艺术”的推介会。约有70名中国新闻媒体、文化艺术及乌兹别克斯坦旅游业的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大使馆领事鲍比尔·亚赫亚耶夫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文化之夜”的首要目标是让广大中国民众了解乌兹别克民族丰富的文化以及民间实用艺术。两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伟大的丝绸之路诞生之时。
中国的茶叶、纸张、丁香、茶具以及其他商品通过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布哈拉等贸易城市的市场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从费尔干纳地区则向中国输送了良马、苜蓿、葡萄籽,以及酿酒、园艺等技术,还有许多其他物品。
那时,我们两个国家作为当时的两大文明古国,不仅进行商品交换,还开展知识交流。中亚的学者、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医师为中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许多人还成为了古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
众所周知,来自布哈拉的赛义德・阿贾勒・乌马尔(赛义德・阿贾勒・沙姆斯丁・乌马尔・布哈里(1211年生于布哈拉,1279年去世于云南))曾是云南行省的首位平章政事(行政长官)。伊本・西那(阿维森纳)的《医典》以及其他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并在《回回药方》(《穆斯林医药方》)和《本草纲目》(《药物学论著》)的编纂过程中得到了运用。唐朝时期,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各大城市——撒马尔罕、布哈拉等之间的人文交流十分繁荣。在中國各地,乌兹别克斯坦的藝術、服飾習俗、民族美食以及其他文化交流領域的元素都頗受歡迎。
如今,两国的现代关系植根于深远的历史,建立在文化历史联系以及思维方式相近、友好、相互尊重与信任等坚实原则之上,这些如今已成为我们开展全面且大规模合作的牢固基础。
继承这些传统,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战略关系近年来也在不断推进并趋于稳定。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两国元首互访会晤中达成的协议,是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我们各级合作的基础。发展与中国的多方面关系一直是并将继续是乌兹别克斯坦外交政策的主要优先事项之一。
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参与“单一空间,单一道路”倡议框架下的各类项目,该倡议已成为中国芯片生产领域的全球性推动力量。近年来,这一旨在复兴丝绸之路的普世理念在全球各大洲获得了支持者,团结了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如今,我们见证着这一极具吸引力的构想已转变为切实的现实。这一倡议摒弃了基于文明、经济和文化差异的割裂性界限,开创了国家间对话与合作的全新模式,使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迈向共同繁荣。
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两国人民在文化和人文领域也有着传统的密切联系。正如中国的一句谚语所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间外交在巩固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友谊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们已构建起坚实的制度基础,用于发展文化人文交流以及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这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是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坚实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年轻人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逐年增长。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教育体系中,汉语不仅在高等院校,还在中小学被作为第二外语进行教学。孔子学院在塔什干和撒马尔罕开展活动。据中国教育部数据,在2023-2024中,4242名乌兹别克青年女孩正在中国领先的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本科,研究生和博士课程。
我们两国在历史和文化上的相近性,也为发展活跃的旅游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乌兹别克斯坦被列入中国旅游团推荐访问国家名单。乌兹别克斯坦持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心和瑰宝,也是世界文化与文明的交汇之地。该国拥有超过8000处文化遗产,其中209处文化遗产分布在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和沙赫里萨布兹这几座“博物馆城市”中,这些文化遗产的对象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和Shahrisabz的博物馆,这些城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铁尔梅兹、塔什干、费尔干纳等城市的每一处历史遗迹,每一件民间工艺美术品,都是我们先辈创造的无价艺术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经典之作。乌兹别克斯坦民间实用装饰艺术中发展最为完善的门类包括:刺绣、木雕、石雕、骨雕、刀具制作、珠宝首饰制作等,每一门类都拥有其独特的流派。
领事还指出,乌兹别克斯坦的伟大学者 — 阿尔 - 法拉比、阿布・莱伊汗・比鲁尼、阿布・阿里・伊本・西那、阿尔 - 花拉子米、伊玛目・布哈里、巴哈乌丁・纳克什班德、阿里舍尔・纳沃伊、卡莫利丁・贝赫扎德、扎希尔丁・穆罕默德・巴布尔,以及其他世界知名的学者、诗人和画家,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弘扬了对美的追求。
伟大的统帅 “埃米尔・帖木儿”(萨希卜克伦)依靠杰出学者专家的助力,高度重视数学、几何学、建筑学、天文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音乐、造型艺术和书法等领域的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自古以来就是手工业中心。例如,颇具盛名的手工艺在安集延州的沙赫里汉区、撒马尔罕州的乌尔古特区、费尔干纳州的浩罕区和马尔吉兰区以及纳曼干州的丘斯特区都十分兴盛。

乌兹别克斯坦的民族美食以其独特性、丰富的烹饪传统而著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广受欢迎,是东方好客精神的象征。抓饭、烤包子、拉格曼、汤和蒸饺等菜肴都是乌兹别克斯坦美食宝库的组成部分。其中,抓饭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种类多达数百种。
2025年,乌兹别克斯坦将开设22个新的旅游村和15个 24小时旅游街道。为支持投资者,乌兹别克斯坦已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截至2026年1月1日,新建酒店的部分建设及设备购置费用将由国家预算承担,具体包括:
三星级酒店的客房造价为3800美元;
而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的客房造价为每间6200美元。
此外,对于与知名国际酒店品牌(全球排名前50的酒店品牌及前5的酒店连锁集团)合作的投资者,国家将在三年内承担部分特许经营费用。
乌兹别克斯坦邀请中国投资者积极参与在乔尔沃克、奇米昂、纳奈、博伊孙、迈丹、米拉基、帕尔肯特、奥汉加伦、安格连、阿克恰科尔、图达克科尔、艾达尔科尔、汉阿巴德等旅游区的合作项目。
为了在华推广乌兹别克斯坦的旅游潜力,并加强两国旅游业界人士之间的联系,2024年12月已正式举行“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年”在中国的启动仪式。在 “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年” 框架下,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天津、深圳、成都、乌鲁木齐、喀什、香港、青岛等众多城市将举办各类文化、旅游及经济活动,同时媒体也会策划系列文章报道和相关节目展播。
乌兹别克斯坦正在推行 “中国友好”(China Friendly)计划,旨在为中国游客营造舒适便利的环境。在这一倡议框架下,机场、酒店和餐厅内均将设置中文菜单、标牌及指示牌。旅游中心配备了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并且引入了中国的支付平台,如银联、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各方的努力,与此同时,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城市之间的航空承运人数量增加到每周60多家。乌兹别克斯坦方面计划将两国间的每周航班数量增至100班,同时力求在近期内使到访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国游客人数达到100万人次。
推介会上LOOKWE总经理许云祖也受邀分享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