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印象俄罗斯

发布时间: 2014-04-14 15:21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天鹅湖、伏特加,记忆中总是有那么些熟悉的字眼让我们联想到俄罗斯。当这些标志性东西被提起时,你会拍着脑袋说“天哪,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俄罗斯”。
俄罗斯套娃
   俄罗斯套娃是俄罗斯特产木制玩具,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叫做“玛特廖什卡”,这也成为这种娃娃的通称。但后来也有用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做的,近些年来,戈尔巴乔夫的形象也被做成套娃娃,后来发展到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斯大林甚至列宁也成为套娃娃的形象。日本套娃娃套娃娃最早是在1890年才在俄罗斯出现,据说是受了日本玩具的启发。以前俄罗斯就有木制的套苹果和复活节彩蛋,以前的复活节彩蛋是一个王冠,套着一只母鸡,母鸡套着一只蛋,蛋里面还套着一个蛋黄。据说最早是画家马留丁在企业家马门托夫那里见到一套日本七福神的玩具,最外面是秃头的寿星,里面套着七个神像,他受到启发,设计了一套玩具,由匠人斯维朵什金刻制,他自己画的,原来是一个姑娘套着一个小伙子,再套一个姑娘等,最后是一个婴儿。男娃娃叫杰多乌什卡1900 年马留丁的妻子将这套娃娃提交到巴黎的世界博览会,得了铜牌奖,很快俄罗斯各地都开始制造这种娃娃。而且形象逐渐统一到玛特罗什卡,现在已经成为俄罗斯的特产和纪念品的形象,其他北欧国家甚至也有制作出售的,不过这个姑娘的服装还是俄罗斯的民族服装。
圣乔治丝带
   圣乔治丝带早已成为英勇、无畏和英雄主义的象征。黑色和橙黄色条纹相间的丝带,象征着“烟雾和火焰”,也象征着“死亡和重生”。尽管经历了战争和革命,这种象征还是顽强的保留了下来。经历过沉痛的政治动乱和社会变革,圣乔治丝带已经存在了250 多年,并且继续成为俄罗斯士兵、军官英雄无畏精神的象征。
   圣乔治丝带的历史起源于1789年,当时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下令设立“伟大殉教者和所向无敌者圣乔治勋章”,以表彰在战场上表现特别英勇的战士和士兵。俄罗斯帝国时期,圣乔治勋章、圣乔治十字章和圣乔治纪念章上都曾装点着圣乔治丝带的图案。俄罗斯帝国瓦解以后,圣乔治丝带用来装饰荣誉勋章和“1941-1945 年抗德卫国战争胜利”纪念章。在卫国战争期间,圣乔治丝带经历了部分变化,正式成为苏联奖励机制中的标志性符号。圣乔治丝带在当今的俄罗斯仍然广为流传,并作为俄罗斯对抗外敌表彰英雄的最高荣誉勋章——“圣乔治勋章”的装饰。圣乔治丝带的新生始于2005 年。当时决定开始实施每年一度的分发圣乔治丝带活动,用以庆祝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胜利。4 月24 日至5 月12 日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人胸前都别有圣乔治丝带,用以对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士兵和军官表达敬意。
俄罗斯芭蕾
   俄罗斯芭蕾是芭蕾舞的一个流派。原受法国浪漫派的影响,也在俄国宫廷掀起了一股芭蕾热潮。俄国安娜女皇在冬宫设立帝国芭蕾舞校(瓦加诺娃芭蕾舞学院的前身),早期的学生几乎都是沙皇仆从的子女,
后来这股芭蕾热延烧到民间芭蕾遂不仅限于宫廷,于是,许多穷苦人家将子女送到舞校习舞、在严苛的专制体制下,动作要求精准到位,并挑战人体极限,使俄国芭蕾有精湛的水平。古典芭蕾与浪漫芭蕾的相异处在于俄国将法国浪漫派的钟吊式舞裙改为蓬松的短纱裙(为凸显女舞者修长的线条以及复杂高超的技巧)再融入俄派的优典创造出有异于法国浪漫派的俄派古典芭蕾。俄国聘请了许多外国籍的舞蹈家,如裴迪巴(Petipa)。裴迪巴编的舞大多技巧高超,场面盛大,群舞则整齐一致。在俄国的努力之下,终于出现一位俄国芭蕾教育家瓦加诺娃,她对于人体肌肉均有精准的分析,再融合各国芭蕾的优势,截长补短,发展出一套独特的俄派教学糸统,延用至今,苏联政府念她对芭蕾教育功不可没,遂将帝国芭蕾舞校改为瓦加诺娃芭蕾舞校。芭蕾并非起源于俄罗斯,却辉煌于俄罗斯,成为俄罗斯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从十八世纪传入俄罗斯之后,俄罗斯芭蕾艺术,精品众多,名人辈出,如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和《睡美人》以及芭蕾女神乌兰诺娃。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国家模范大剧院,不但见证了俄罗斯芭蕾艺术发展的每一个脚步,更培养出了乌兰诺娃为代表的多位世界级的芭蕾巨星,是世界芭蕾艺术的最高殿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