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馆资讯

使馆资讯

塞舌尔驻华大使新作《慈禧的珠宝》首发

发布时间: 2014-10-31 14:18

塞舌尔驻华大使菲利浦・勒加尔发言
 
       2014年10月30日,塞舌尔驻华大使菲利浦・勒加尔新作《慈禧的珠宝》发布会在北京奥加饭店美术馆举行。出席发布会有使馆在文化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媒体代表,其中包括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先生、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盖广生先生、北京植物园园长赵世伟先生、圆明园管理处主任曹宇明女士等。

勒加尔大使在发言当中,谈到了关于新书的两点感受:

       “第一,我在访问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时,欧洲的居多,我总会留意原属于中国的藏品。它们其中有原属于乾隆皇帝或者康熙皇帝的。我总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艺术品是怎样辗转流落到那些展示柜里的。除非它们是由赠送而来的,通常在它们旁边寥寥数行的简介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在很多情况下, 答案是劫掠。

       众所周知,19世纪火烧圆明园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我的这本新书正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创作的。我试图想象部分参与焚毁圆明园的士兵,在当时暂时性的疯狂状态和继而的懊悔。疯狂与懊悔很少出现在史书里,所以,小说家需要帮助人们来刷新对那令人痛心的人类恶行的记忆。

       第二点,我想说,在担任大使的同时做一名作家的好处在于可以给人们带来乐趣。塞舌尔虽是小岛屿国家,但不满足于做风光迤逦的旅游目的地,而且致力于在国际社会中担当公正和积极的角色。做为塞舌尔大使,在为本国争取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时候,很难做到给公众带来娱乐。

       因此,我的新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一位可爱又活力充沛的中国年轻姑娘和一个怀旧、又有点儿神经质的法国年轻小伙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史领空总编辑在发言中,向勒加尔大使新作出版表示祝贺,同时表达了对勒加尔大使热爱中国文化的深刻印象,“一个外国大使,在他所履职的国家,以该国的历史文化为脉络,几年来笔耕不辍,新构迭出,足以说明他对这个国家的感情......”“勒加尔先生把自己浓厚的中国情节,酣畅淋漓地渲染在小说主人翁安托万的身上。勒加尔先生借安托万之口,说出了他对中国的强烈感受:中国“似乎是一个自己熟稔于心的国度”。”

       塞中关系源远流长,150年前华人就踏上了塞舌尔这片美丽的土地。塞中两国政治友好,民间交往活跃,高层互访频繁。近年来,来塞中国游客数量增长迅速,塞舌尔做为享誉全球的世界顶级海岛旅游目的地,已经引起中国人的广泛关注,并越来越被中国人民所熟悉和喜爱。

       塞舌尔驻华大使菲利浦・勒加尔热衷于中国文化,并且坚信文化外交的重要。近年来,他笔耕不辍,以中国历史为题材,已有四部小说的中文译本先后在中国出版。在最新出版的这本书中,大使尝试用中国人的思维,从中国人的视角,而不再以外国人旁观的角度,来讲述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故事。

《慈禧的珠宝》故事梗概:

       安托万是一个出生在法国西部布列塔尼的年轻工程师。他非常热衷于收藏中国明清时代的鸟食罐。正巧在2009年9月,他被法国政府派到上海协助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总代表工作。同时,安托万还受已故的伯父让・艾翁所托,到中国来寻访他叔叔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北京法租界工作时从一位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法国军官手中得到的关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文件上面记载的信息是否属实。那些文件中包含一张地图,人们可以根据它的指引找到当年在1860年10月间的动乱中被藏起来的、原本属于慈溪太后的一个珠宝盒。 在上海,安托万还结交到了一位中国女翻译小莺和一位名为伊凡•奥尔洛夫的俄罗斯皇室后裔。三个人在中国展开了一番寻宝的冒险之旅。这个故事一方面悬念丛生,环环相扣,惊险刺激;另一方面,又充满浪漫的喜剧色彩。



   记者/Ken LEE

(本文版权归LOOKWE『北京恩博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